果然是“先俄后中”?乌克兰战局未了,美军南海挑衅,中美恐走火

美国当前在南海方向军事行动的频率不断上升,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撰写的《2021年美军南海军事行动不完全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相对于2020年,美军在2021年加强了海空范围内的军事行动,各类军事演习层出不穷,大大增加了中美双方擦枪走火的风险。

当前,乌克兰方向上的战争还在持续,美国仍然在不断的向乌克兰输出各类武器装备,然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发酵的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忘记”印太地区,在战局未了的情况下,美军即将与菲律宾方面在南海举行大规模的“联合演习”。美军在南海的挑衅行动的急剧增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日澳心甘情愿的充当美军的“帮凶”,同时美军还在利用与印太地区国家的所谓“条约”兴风作浪。

近3年美军逐步加大挑衅力度

同样是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撰写的相关报告,2019年美国在中国周边实施了9次具备显著挑衅意味的“自由航行活动”,不断对我西沙群岛、南海群岛实施抵近侦察。按照上述报告的内容,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备巡航任务的核潜艇数量已经上升到9艘。除此之外,美国空军先后将第23和第68远征轰炸机中队部署到印太方向,强化所谓的前沿存在。到2020年,除了此前已经实现部署的核潜艇部队和轰炸机部队,美军5个航母打击大队或者两栖攻击大队都曾进入南海,实施演训和巡航。

2021年,美军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累计开展军事演习超过100次,其中绝大部分为美国与英国、日澳等方面的联合演习,上述演习在数量和规模上超过了2019年的85次。军事专家宋忠平27日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对于美军演习的相关报道不能单纯的从数字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应该关注到美军军事演习之中蕴含的美军最新的军事观点。宋忠平指出,由于美军认为自己的固定大型基地受到了远程精确打击的直接威胁,故美军更加倾向于使用分散化部署的海上平台继续实现所谓的“岛链遏制战略”。当前美军认为包括人工智能、高超声速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中美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越来越小,为了跳脱传统军事理论的桎梏,美军不断的在南海实施的军事演习实际上也是在演练依托当前装备如何应对未来战场形势。美军极具针对性且频率极高的军事演习本身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种挑衅。

学者:中美擦枪走火可能上升

在乌克兰乱局持续的大背景下,美军在中国周边的行动频率不降反升,可以说美军不会因为全球其他区域发生局势变化而忽视中国,拜登始终都在给印太战略投入对应的资源。当前美军的航母打击群的演习内容越来越具有针对性,美军已经开始在演习之中演练反制大规模精确制导打击、高超声速武器打击在内的分布式作战、多域作战等等新概念。美军根据从演习场上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机兵棋推演,得到了一些实用化的结论。当前我们可以看到美军的轰炸机、军舰和航母打击群在南海的活动特点已经不同过往。

学者胡波指出:“很显然美国的假想敌就是中国。”在和平时期美国不加掩饰的提升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的一种挑衅行为。当前南海方向上的局势风平浪静,美国本就没有必要保持上述规模的军力存在,究其原因其兵力部署还是为了大国博弈服务,暗藏搅乱地区局势的祸心。胡波指出,从战术的层面上看,美军的各种抵近侦察活动越来越大胆,目前双方每天都可能有10次以上的海空相遇事件。尽管美军在处理上述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得大多比较专业,但是由于双方接触频率的大大上升,仍然可能造成双方武装力量的擦枪走火。从战略上看,需要认清的是,尽管美军在西太平洋上的军力部署已经属于“过剩”的状态。

从2021年美军在南海方向上的多次恶性事故来看,当前美军在西太平洋尤其是南海方向上的一线官兵已经出现了过度疲劳而导致的专业化程度下降的情况——美军根据初步调查的“康涅狄格”号海底撞击事件的结论,已经将该艇上的主要军官和士官长进行了撤职处分。尽管如此,军事专家宋忠平指出:“美军无法脱离以自己一部分力量面对中国的窘境,中国力量正在不断上升,美军需要更多的投入才可能实现所谓的‘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由于美国国家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其这种投入不具备持续性,必然会出现越来越脱节的情况。”美军的“过剩部署”、双方的高强度接触以及美军的疲劳导致的专业性下降,当前南海方向中美面临的风险项正在迅速增多。

先俄后中,日澳当帮凶

在美国主导的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之中,日澳表现得相当积极。在当前美国重整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日澳也越来越表现出在行为模式上的趋同——不断的向美国献媚,不断的挑衅中国。从2022年1月以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就不放过每一个几乎向中国施压,日本政客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不断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两个国家“一唱一和”的“协同”令人厌恶。然而,在印太区域的大棋盘上,日本和澳大利亚只是两个棋子,盲目挑衅棋手的棋子的下场通常是被“吃掉”。希望日澳双方知道“表忠心”是有个“度”的,过度伸手的结果可能非常悲惨。